新闻中心

    NEWS

  • 地址:北京市
  • 电话:+86-0000-00000
  • QQ:987654321
  • 邮箱:987654321@qq.com
  • 联系人:王小姐

经开区五年来工业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


时间:2025-09-05 09:47:10  来源:  作者:

昨天,北京青年报记者从“一把手发布·京华巡礼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,“十四五”期间,北京经开区GDP年均增长9.6%,今年上半年增速居国家级头部经开区第一;每年安排产业发展资金超100亿元,共惠及主体3.3万家次;现有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155家、全市占比15%,各类人才总量近40万名、每年保持8%以上增长。北京经开区作为首都唯一的国家级经开区,在综合经济实力、科技创新能级、产业服务生态、绿色宜居新城建设等方面均取得显著突破。

北京经开区工委副书记、管委会主任王磊介绍,“十四五”以来,经开区GDP年均增长9.6%,总量突破3600亿元,今年上半年保持12.3%的高增长态势,增速位列国家级头部经开区第一,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超15%。

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是现代化产业体系。作为全市高精尖产业主阵地,经开区的新一代信息技术、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等四大主导产业产值合计超5600亿元,“十四五”以来年均增速8%,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保持在90%以上。同时,未来产业也占据先发优势,人工智能产业集聚企业500余家、产业规模超600亿元;机器人产业集聚企业近200家、产业规模超百亿元;商业航天产业集聚企业170余家、产业规模超300亿元,区内商业火箭企业集聚度达到全国75%,商业互联网卫星企业集聚度全国最高。

据悉,五年以来,经开区工业总产值总量突破6000亿元、全市占比25.8%,以北京1.37%的土地贡献了近40%的工业增加值。上半年增长15.6%,其中高端汽车等主导产业均增长20%以上。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超28%,连续三年保持千亿投资强度,工业投资总量、增速均位列全市第一;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8.8%,总量保持全市第二。

王磊介绍,作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平台,经开区充分发挥创新策源地和产业承载区的双轮驱动优势,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。

其中,创新型企业集群不断壮大,形成了创新梯队“雁阵式”发展格局,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86家,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84家,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155家,全市占比15%,独角兽企业19家。

研发创新平台机构集聚,共有市级以上研发机构400余家,其中国家级研发机构27家。还聚焦主导产业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超过70个,共性技术平台超过30个。中试基地超过10个,概念验证平台和创新联合体平台9个。成立院士工作站8家,挂牌4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、79家园区类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。

前沿创新成果加速涌现,2024年全年发明专利授权数7779件,年均增速47.8%;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.7万余件,年均增速30.8%。PCT申请量达到1174件,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排名第一。先进级智能工厂47家,数量居全市第一。近年来累计承接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超千项。

全域场景创新助力成果产业化进程,自动驾驶示范区实现8类应用场景全面示范,近1200台自动驾驶车辆运行里程超过4000万公里;全球首家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、首家机器人主题餐厅正式开业。

为支持企业发展,经开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。“十四五”以来出台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政策近70项,每年安排产业发展资金超100亿元,惠及主体3.3万家次。市场主体总量增长近4万家,规上企业数量增长730余家。全国首创亦企服务港集成服务管家模式,构建“亦企办”企业接诉即办新模式获全国推广。 

电话:+86-0000-00000
邮箱:987654321@qq.com
地址:北京市
Copyright © www.yaxin111.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111111号